推荐阅读
首办SYNC. Festival 推广永续福祉
您每天都有充分休息吗?2025年的青年节,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主办大型倡议与募款活动SYNC. Festival,推广“永续福祉”理念,外在环保和内在身心紧密相连,吁请民众共同关注个人的身心幸福和永续发展。
您每天都有充分休息吗?2025年的青年节,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主办大型倡议与募款活动SYNC. Festival,推广“永续福祉”理念,外在环保和内在身心紧密相连,吁请民众共同关注个人的身心幸福和永续发展。
老板郭汾海的转变,一度被员工怀疑“别有目的”,因为没有老板会每天为员工准备素食早餐和开示影片,也没有老板会特别为了员工而在工厂开辟一间小佛堂,鼓励员工多闻法,多自我充实。对此,郭汾海坚持以感恩心回馈员工,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忙碌的工作中拨冗入经藏,为自己的心灵开拓另一片开阔天地!
慈少蔡顺宇在2013年8月和同学们一起演绎了“法譬如水”片段的〈语四恶业〉后,觉得水忏帮助他改掉了不好的习气,于是继续和妈妈蔡珅玲一起入经藏。妈妈加入演绎组,他则因为要应考,转而加入妙手组。虽然距离经藏演绎只有两个月,但种子老师契而不舍的教导和大家的鼓励,让他坚定地完成了入经藏的心愿。
林道政曾想把多年的赌博恶习戒掉,可是贪欲一起,往往徒劳无功。参加《慈悲三昧水忏讲记》读书会后,他认清福祸不相抵,自己不能一边行善造福,一边又赌博恶口造恶业,于是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他领取了一支“愿力行扑满”,期许自己把原本要拿去买彩票的钱投入扑满,帮助苦难人。
今年欣逢慈济新加坡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在证严上人的祝福下,狮城慈济人诚斋戒、勤共修,并于2013年12月13日至15日,完整呈现“法譬如水”经藏演绎。三天四场,一万八千人共聚,人人摄受于佛法的典雅庄严,共振善念、启迪善行,期许慈济法船启航、灵山法会不散。
“佛教要与时幷进,拜忏只是一种形式,主要能净化心灵,改造过去所作的恶业。这样的演绎,能加深印象,更清楚经文要传达的意思。” 111位各个道场的法师,共同护持慈济举办的“法譬如水”演绎及岁末祝福,幷且肯定地表示:“这是一场非常殊胜的法会。”
可容纳八千名观众的新加坡室内体育馆,是新加坡最大的演绎场地。在慈济人进入当地公演"法譬如水"经藏演绎之前,两年多来必须克服场地商借和演绎人员组队的种种困难,走入人群,广邀菩萨、开辟法海,用心雕琢出这一艘法船的道气和庄严!
2013年新加坡“法譬如水”演绎暨岁末祝福中,由于大部分本土志工都已经入经藏,很多功能组急需外援,240名海外家人跨海来护持法会,几乎和250名本地工作人员人数相近。海外慈济家人来自德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其中包括各分会执行长、职工、志工、慈青等。
平凡生活中充满重重关卡和挑战,郑丽琴经历半生磨练,总是随顺因缘消旧业,坚信因果欢喜受。一句“阿弥陀佛”帮助她克服膝盖疼痛,也陪伴智商不足的女儿克服癫痫的磨难。如今,郑丽琴要为自己的人生下半场,重新安排先后次序,更希望陪在身边的女儿,能成就她的一个入经藏的小小心愿:斋戒茹素。
十岁女孩魏慈娴心宽念纯,小小年纪就对于“法譬如水”经藏很是摄受,不仅自己承担了“妙手种子”老师,协助教导师姑师伯比划手势,父母在她的耳濡目染下承担“妙音种子”老师,哥哥也不落单,全家一起入经藏。如今他们家里,欢笑声越来越多, 争吵声越来越少。
44岁的陈星融是一位道道地地的新加坡人,对佛学颇有钻研,更是视护法、弘法为佛教徒的责任。2010年接触慈济和参与“法譬如水”经藏演绎后,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断除吃荤的口欲,以茹素来护生和长养慈悲心,让学佛之路更踏实稳健。
身为一名厨师,伍慧丽虽然茹素,双手却处理过无数肉类与海鲜,也教导过无数学生。一生所造的杀业,加上学生所造的共业,无边无量。证严上人提倡的尊重生命,让从事饮食业二十多年的伍慧丽,重新思考工作的定义,毅然弃荤转素,学会尊重天地万物。
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法譬如水”经藏演绎原创导演暨总策划吕秀英(慈悦),带领团队共九人,风尘僕僕从台湾来到新加坡,利用短短的三天时间,為新加坡的执行团队及入经藏菩萨做最后的勉励。
菲律宾遭受“海燕”台风侵袭,灾情严重。新加坡民众不断致电于慈济,询问募款详情。11月25日,慈济基金会(新加坡)正式启动“菲国风灾.大爱驰援.至诚募心.消弭灾难”募款活动,与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合力,为菲律宾灾民募款。
11月24日,新加坡慈济进入“法譬如水”正式演绎倒数19天。超过一千名入经藏志工齐聚在东部的勿洛户外体育场(Bedok Stadium)进行彩排,平常分组排练的妙手妙音、演绎组以及心鼓队,首次“三合一”相见欢。虽然在雨后湿漉漉的场地中彩排,人多力量大也给志工带来一份踏实感,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演绎注入一分信心。
就像一滴水回归大海,明了因果的林华珍,随缘消旧业,轻安地面对家中的无常和考验。读英语,学义理;靠汉拼,学发音。语言隔阂并不防碍她想要了解水忏、推广水忏的用心。她还开始翻开电话簿,致电广邀亲友一起来共沾法益。
2013年,新加坡慈青VERO素食推广运动迈入第三年。在“素食八分饱,两分助人好”的带动下,同学们累积素食餐数的同时,将省下的两分投入竹筒,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慈青也将素食教学带入南洋理工大学,透过自制简单健康的素食料理,体验素食的趣味性和背后的意义。11月10日,素食英雄们带着竹筒聚首红山义诊中心,回顾了第三届的素食推广运动。
母子恶缘是王湧正多年的心结。他从小得不到母亲的半句嘘寒问暖,外婆往生后,母子俩更形如陌路,让他痛苦地自问:“她是我的亲生母亲吗?”母亲离世十多年,王湧正加入了慈济,接触到水忏,慢慢省思过往。大病初愈的他只问自己,要不要把握此生最后一个行孝的机会?
慈济新加坡分会今年首次和社区合作,在南区邻里举办“亲子爱心教育班”。经过近半年的亲子同乐课程,11月4日来到了期末圆缘活动,让社区居委会、亲子和慈济志工共64人聚集一堂,互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