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设有用星星与爱心布置成的“夜空”拍照区,志工使用拍立得为肾友与家人留下美好回忆。摄/ 蔡佑良
长期接受治疗的肾衰竭病友,是慈济关注的群体之一。2025年慈济通过“肾友援助计划”提供医疗费和交通费补助,经过二十年耕耘,于2024年在万国弯设立非营利洗肾中心,缓解该区的洗肾服务需求。
为加强关怀与交流,慈济访视员每月上门家访,并于8月31日在慈济人文青年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肾友联谊茶会。共有45名肾友和其家属参与。
慈济人文青年中心外,志工欢迎前来与会的肾友和家属,用笑容传递着温暖。摄/ 黎东兴
全国肾脏基金会(NKF)数据显示,新加坡因糖尿病引发的肾衰竭病例位居全球第三。目前新加坡约有40万名糖尿病患者,且数据正在逐年攀升。据了解,肾友在移植肾脏之前,唯有透过透析治疗(洗肾)才能延长生存率。
联谊由人医会志工通过小剧场拉开序幕。小剧场讲述了一名因肾衰竭而打乱原本生活的病患,他每个星期需花数小时到洗肾中心“净化”血液,内心不禁产生“还能正常上班吗?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等忧虑,引发台下与会者的共鸣。
志工们以小剧场的方式,传达多数肾友会面临的课题,引发共鸣。摄/黎东兴
联谊现场也邀请了中医师、营养师将简单保健知识分享给肾友和其家属。中医师陈俏蓉(上图)理解肾友每次需要花约四小时进行洗肾,过程中难免感觉不适,因此她示范简单又容易操作的耳穴按摩,希望协助肾友缓解不适。
其中,第一次参与肾友联谊茶会的夫妻——蔡志兴与林亚美,对耳穴按摩保健很是受益。由于蔡志兴双脚无力,行动不便,妻子担心他跌倒,想陪在他身边,因此二位平日很少踏出家门。蔡志兴深切感恩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帮他保持身体洁净,到准备食物喂他。他们感恩有慈济志工接送和全程陪伴,才能顺利来参与活动。
蔡志兴(右)与林亚美(左)非常开心能在志工的陪伴下,参与肾友联谊茶会。摄/蔡佑良
此外,营养师张力源向民众分享近年来的研究:植物性蛋白质比动物性蛋白更有益处,因为动物性蛋白质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食用植物性食材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且大豆、黄豆、黑豆、红豆、绿豆、毛豆、鹰嘴豆,印度扁豆、豆制品(天贝、豆腐、豆干、腐竹)等植物性食材都可轻易在市场买到。
第二次参加肾友联谊茶会的肾友陈德成,笑容满面地表示,他从营养师的解说中,学到如何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增强免疫系统。
大会也呼吁台下众人对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重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喜欢通过美食或饮料来舒缓压力,却常常忽略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如高油、高盐、高糖,以及添加剂的频繁摄入,不仅会钝化味觉,还会不知不觉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
慈济洗肾中心职工Sudha Aravindar耐心地向肾友讲解洗肾机功能。摄/ 蔡佑良
此外,大会也向有关单位借一台洗肾机放在现场展示。慈济洗肾中心能顺利运营,少不了医护人员与值班志工的付出与守护。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Sudha Aravindar在几个月前加入慈济洗肾中心。尽管加入时间不长,她已观察到该中心的营运方式与其他医疗机构不同。
她举例,慈济洗肾中心的营运时间从早上7时至晚上11时,已超出一般营运时间,只为了能服务到有上班的肾友。尽管营运时间较长,但为确保医护人员能获得充分休息,中心将轮班分成三个时段。“这样我们才有精神和力量去更好地关怀他人。”Sudha Aravindar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