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Thank you teacher!”六岁班的小朋友依依不舍地拥抱年轻的实习老师,为老师送上感恩卡。2015年7月20日的这天不是毕业典礼,而是老师临别前为小朋友们举办的圆缘环节。
这七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来自台湾,是慈济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系(儿家系)的学生。趁着暑假,她们在指导教授施淑娟的带领下来到新加坡慈济大爱幼教中心实习十三天,自7月8日起和三岁班至六岁班的小朋友建立了一份感情。
成立于2014年4月的新加坡幼教中心,今年首次迎接慈大儿家系的学生前来实习。在开拓国际视野之余,首次的实务教学经验也让这群实习生获益不浅,坚定自己未来的志向。虽然实习时数并没有纳入大学学分,但这群自愿出国实习的慈大生,难掩心中的欢喜。
多一种语言 多一种能力
“对,就是拓展自己的视野!”首次出国的彭馨兴奋地说。儿家系其实是彭馨的副修,她的主修是东方语言系,「“我有语言天份,再加上可以出国,那可以了解不同的幼儿文化。”懂得把握机会的彭馨保持着一颗学习的心,想要了解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她认为:“最大的冲击是这里的双语教学。有时和小朋友说中文,他们无法意会,翻成英文后,他们就听得懂……如果语言不好的话,他们根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
随行的儿家系教授施淑娟表示,新加坡和台湾的幼儿教育比较接近,而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是想让实习生了解英语的重要性,“让他们看到英文不会怕,也看到英文在世界是很普遍的。”
实习期间,刚好遇到马来同胞的开斋节,七位实习生也参与了幼教中心的开斋节庆祝活动。开斋节前夕,幼教中心老师用心策划,让大家一同体验马来食物、舞蹈、游戏与服装。“今天学到的文化是台湾没有的,但童玩就有些一样。其实我们在这里是教台湾文化,但我们在这里学到很多其他文化。有种文化交流的感觉。”胡怡萱开心地分享道。
上课好 实际经验更好
不仅是语言与文化,好几天下来的教学经验也让实习生们突破自我,尤其是幼教中心老师在旁的身教与陪伴,让她们获益良多。
“学习很多,像我看他们老师带课就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还有吸引小孩注意力的方式,然后指令也很明确,看他们带课,我也学到很多。”在代班时,负责六岁班课程的高嘉敏说道。
刚开始代班时缺乏经验,眼看全班乱成一团,紧张的高嘉敏努力静下心来,“克服自己,然后带动一些拍手的动作,吸引他们的注意,就是想办法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高嘉敏回想起为小朋友制作教材时,因为自己的指示不够明确,小朋友因此乱了步骤,“我觉得都是从实际代班才会知道这些困难。”
发现实际代班好处的,还有负责四岁班的林巧。因为在台湾时只试教过六岁班,来到幼教中心第一天发现所设计的教案太深,不适合四岁班,于是决定重写教案。变化球不只一个,原本想让小朋友体验台湾原住民的编织,却发现所准备的丝线太细,而小朋友的肌肉发展还不发达,所以临时改成比较粗的丝线。
然而,多次的教案更动,并没有让林巧打退堂鼓,反而更想挑战,“小朋友很喜欢,我们会很有成就感。”
慈大实习生的用心,幼教中心园长章爱虹看在眼里,并称赞道:“他们的课程都很精彩,很吸引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也很好,孩子都很喜欢他们。”
这趟成功的实务经验更加坚定了这些实习生对未来方向,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教学想法。
“利用音乐吸引小朋友的专注力,然后静下来,延续到下一堂课,我觉得这个蛮棒的。”负责六岁班的詹芷瑄说道。“好的优点,希望能带回台湾,自己在未来职场方面也能够把它发展出来。”
胡怡萱也同样认定:“我会更喜欢,更想要来幼儿园工作!”